说来话短 思来话长-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点评

说来话短 思来话长

写在“几度相看忆故人——周思聪、卢沉纪念展”之前

2018-07-12 09:18: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4年,我们重回个案研究,推出“静寂清凉——周思聪的荷花世界”展览,这是个会令你“心骨俱冷”的展览。周思聪的晚年深受类风湿病痛的折磨,尤其是手指的严重扭曲、变形,导致她无法正常握笔,使周思聪将绘画创作的目光转向了荷花题材,“画荷花时水和墨迹使人愉快,在生病的时间给我很多安慰。荷花本身就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它不像牡丹那样雍容,也不像野花那么活泼,特别是一两朵荷花,残枝败叶也和我的心境比较吻合。”北京画院前院长王明明曾用八个字概括周思聪的艺术人生——灿烂至极,归于平淡。

  2015年,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大日子,我们举办了“大爱悲歌——周思聪、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并在展览的呈现上突出最基础的学术梳理工作,通过画面中图像的对比、分析与大量画稿、文献、日记的爬梳整理,为观众和研究者清晰地展现这套组画的构思逻辑和创作顺序。

  2017年,我们开始了对于卢沉美术教学架构与理念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尤其是针对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开设“水墨构成课”进行深入探究,并将研究成果转换为“寻道求变——卢沉艺术研究展”。展览以卢沉的艺术之“变”为切入点,强化卢沉身处社会与时代变迁的十字路口,面对艺术多元选择与可能时,体现出来的自我创变精神。

  经过近10年的对两位先生的持续研究,对他们以及他们艺术的理解也有了进一步的感受。或许可以这样总结一下:周思聪是感性的,可视为艺术的殉情者;卢沉是理性的,可尊为艺术的苦修者。他们各持一端,又融为一体,和而不同。

  周思聪一生创作的源泉是因为“爱”,她创造的就是她爱的。但对于“爱”什么以及“爱”的范围,她是有标准的。周思聪说过两句话可以概括她创作的核心内容与核心态度。她说:“我爱静谧的大自然,我爱平凡的人”。“自然”她爱“静谧的”,“人”她爱“平凡的”。美国学者高居翰对此做了简约而准确的阐释:“贯穿她一生的作品有两条主线,一是人情充盈而又干预世事的人物画;另一是携观者一同超凡远尘的荷花系列。似乎她执自己生活与艺术中对立的两端而和谐之,藉以诠释她的艺格和人格。”

  卢沉的一生则是在探求、实践、思考、放弃、重拾中摸索前行。他在“东奔西突”,他一生的创作中充满了矛盾与纠结,然而他作品撞出的那些光亮一直闪烁到今天。譬如,他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的“水墨构成”课程,他的《卢沉论水墨画》,在如今反复被提及,并非因为先锋,而在于其开放的态度与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当下依旧是中国画发展中的羁绊,有待解决。

  基于这样的认识,今年北京画院与江苏省美术馆合作推出“几度相看忆故人——周思聪、卢沉纪念展”,这是北京画院藏周思聪、卢沉作品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北京画院近10年来对于周思聪、卢沉两位先生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展览不仅展示了前文提到的《机车大夫》《长白青松》《矿工图》组画、《清明》等代表性作品,还最大程度上汇聚两位先生的手稿、草图、小品等,结合详实的史料和历史文献真实还原两位先生的艺术人生。南京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发展和水墨实验探索的重镇,不仅有新金陵画派的诸多前辈画家,在建国后的各个时期也都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中国画家。周思聪和卢沉与江苏的画家有着频繁的艺术交流,对江苏的水墨发展也十分关注,所以能够在徐惠泉、陈同乐两位馆长及江苏省美术馆同仁的支持下举办展览,对于告慰两位先生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希望两位先生的展览能带给观众更多对艺术的思考。(吴洪亮)

1 2 共2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