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绝学”不再冷-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点评

甲骨“绝学”不再冷

2019-10-18 09:17:30  来源:大河报

  “冷板凳”上的专家学者

  研究甲骨文,是门“穷人搞的富学问”。“普通一本书几十元,而甲骨文的书,动辄一本上千元。破解甲骨之谜,需要具有历史文献学、出土文献学、考古学等知识功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先生一语道破“绝学”冷的根源。

  120年前,清代学者王懿荣发现了甲骨,经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甲骨四堂”辨辞考史,胡厚宣等人的整理编集,中华文明的密码得以释读。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接过前人的接力棒,抢救国宝。刘永革,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10多年来他率领团队用计算机处理甲骨文信息,已将世上现有甲骨文资料,全部输入计算机。

  寒冬过去是春天,眼下研究甲骨文的学者越来越多。

  甲骨学步入了春天

  2016年10月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正式实施,包括10项子课题。这意味着“冷门‘绝学’的春天来了”。

  2017年7月,地处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篇“悬赏公告”:破译单个甲骨文奖10万元。

  近年来,甲骨文研究从“单兵作战”已转变为各领域专家“集团作战”的方式。

  “我们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院校的专家学者,综合运用历史、考古、文学、艺术、计算机等多学科手段,众多疑问得到解答。”刘永革说。

  时下,安阳师范学院的甲骨文数字化平台,已录入10万多条甲骨片资料,是目前国内外最大最全的甲骨文电子信息库。

  “向公众开放、展示更多的甲骨文正在成为现实。这有助于专家研究学问,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甲骨‘绝学’。”安阳市文物局副局长孔德铭说。

  据统计,目前海内外共有3800个学者研究甲骨文,论文、专著、甲骨文书法泉涌,成为一种“厚学”。

  冷门不冷,代有传承。曾经微弱的“绝学”之火,如今,正在形成燎原之势,甲骨文也将为中华民族寻根溯源、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更大的动力与支撑。(任国战 遂旺)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