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来自深海,来自深渊(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分析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望梵高,是对我精神光谱的溯源,也是向一代杰出者的致敬。”

如果一个人来自深海,来自深渊(组图)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看梵高

2019-08-09 08:40:49  来源:北京晚报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他坠落于幽暗险境交错的深渊,这是充满挫败的世俗生活,如同炼狱的艺术生涯,存在之绝望构成的深渊。他在这深渊里挣扎。天才总是由上天拣选的,而上天会有试炼天才的方式,使他饱经磨难久历苦痛的同时也会照拂他。梵高的弟弟提奥就是照拂梵高的人。他们心智契合,情义笃深,即使辞世也在同一时期。梵高如同璀璨的星辰,在炽烈燃烧之后陨落,而他的弟弟提奥也在梵高辞世之后逝去,终结他的天命。”这是我读欧文·斯通《渴望生活:梵高传》时写下的随感。我曾经有过不同版本的《梵高传》,最早的《梵高传》是1983年我开始做矿工,在工余时间用第一个月领取的工资96元到北京旅行,在一家书店买下精装版的《梵高传》。从北京到回矿区,下矿井的时候我会带着阅读。避免蹭满煤屑的手脏了书页,我给书包着塑膜封皮,再用旧报纸包着揣在怀里带到矿井之下。在我看守变电所的石头硐室里,将《梵高传》放在膝头阅读。我习惯用手指触摸印在硬封上的梵高的自画像。

  对梵高的亲近是源于这个人而不是绘画艺术。我是远离艺术也远离一切风雅事物的人。生于幽暗之地也活在蒙昧之间。一个生存于矿区的人,从天空降下来的不是幸运之星,而是黑色的沙尘。“我记得我年轻时坐公交车衣服每天洗。”这是我少年时代爱恋过的姑娘在多年后的追忆。而我能记起的是飞扬在空气中的煤尘从陈旧肮脏的公交车破裂的玻璃窗涌进来落到头发上落到衣服上。公交汽车沿着坑洼的公路颠簸而行,这是令人畏惧的旅程,车体扭动晃荡使人头晕目眩肠胃翻腾。这样的坑洼道路并非一处,而是横贯从矿上通往不同方向的道路。然而地下的黑暗、脏污和祸患丛生远甚于地上。

  梵高走在博里纳日矿区的身影令我有血缘的亲近感。泥泞的道路,幽暗破败的工棚,危险的矿井,他满脸的煤屑,肮脏的手掌。这当然是表面的情形。而我看到并识别的还有他痛楚充满自我鏖战与失败感的灵魂,以及他永在困顿中的际遇和命运。梵高让我看到的是,一个人在世间存在所能有的孤独,孤独所能抵达的深度,他对孤独感的抵御和承受,以及这个孤独之人寻获的心灵慰藉。

  “我画了一幅素描,画的是矿工,男男女女正迎着清晨的光辉走在雪中,路边长满荆棘,他们的影子在黎明的暗光中若隐若现。画的背景是矿井的大型建筑物和大片的煤渣堆,它们模糊地屹立在苍穹下。”1880年7月梵高在博里纳日写信给弟弟提奥。1913年12月提奥的遗孀约翰娜追忆梵高,这年温森特来到博里纳日矿区,最初他和一位名为范登哈根的牧师住在教堂路39号,每个月需付30法郎生活费。在晚上他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拜访穷人,给他们布道。他尤其热心照顾那些生病和受伤的人,他将所有的东西都奉献出去,他的钱,他的衣服和床。他租下一间条件简陋的棚屋。同时他开始画一些矿工们的服饰和工具的素描。

  在博里纳日矿区到处是巨大的烟囱和高大的煤山,它们耸立在煤矿的入口。在温森特租住的棚屋附近有一个地方,从那里可以远眺,可以看到矿区的全景。那里有烟囱,煤堆和煤矿工人的村舍,这些每日匆匆而过的小黑影,像是巢穴里的蚂蚁。然而在博里纳日,温森特也发现了令他内心震动的美。比如在圣诞前夕的黑暗日子里,大地银装素裹,博里纳日景色如画,每一样事物都会让人想到中世纪的绘画。矿工们在漫天白雪中,从黑夜走向光明的回家之路是一个独特的景象。当这些人从黑暗的煤矿里出来时,他们黝黑的样子就像是扫烟囱的人。他们的住所很小,这些小棚屋散落在下陷的道路旁、树林里、山坡上。这里处处还能看到苔藓覆盖的屋顶。夜晚,一束灯光透过小窗格照射出来,温馨而美好。博里纳日到处笼罩着一层薄雾,云的光影的明暗对比形成的奇异效果让梵高想起伦勃朗或者是米歇尔的画作。在雷雨之间夜色漆黑的夜晚,闪电的光造成奇特的效应,让一切事物在瞬间变得可见。在这座幽暗而巨大的煤矿的旷野中,温森特独自站着,眼前的景象让他联想到《圣经》中巨大的诺亚方舟,在可怕的滂沱暴雨和黑暗的洪水即将蔓延之时,一道闪电的光芒照亮了一切。

  然而梵高的所见并非只有美景。在博里纳日矿区,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下矿井。他们在不断发生事故的危险中干活儿,但工资却低得难以糊口。他们住的是破烂的棚屋,他们的妻子女儿几乎一年到头都在忍受着寒冷、热病和饥饿的煎熬。牧师对梵高说:“温森特,如果有一个地方的人民需要有人向他们布道,使他们得到安慰的话,那就是博里纳日的人民。” 梵高跟矿工一起下到了700米深的井下,探究这个地下世界里的角落。1880年7月,梵高在博里纳日给弟弟提奥写信时说:“我在一个煤矿里度过了大概六小时。那是这附近一带最为古老且最为危险的煤矿,它叫作马卡斯,这个煤矿早已臭名昭著,因为已经有很多人死在了里面。有人死于下矿井或从矿井底下上来的时候,有人因为吸入毒气体而毙命,有人死于瓦斯爆炸,还有人死于地下渗水,或者老旧隧道的塌陷。”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