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曾被疏离的漆器之美-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大家讲堂

感受曾被疏离的漆器之美

2018-04-13 08:37:56  来源:新华日报

  一

  或许是农业文明的缘故,中国人的衣食住用,一直透着对自然的敏感。漆器是最典型的一种。这些以漆(漆树的汁液)髹涂的器物,小至盘碗碟盒,大至桌椅箱柜,几乎可以覆盖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漆器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可以含纳不同品类的事物,让它们摆脱日常的平庸,有了贵族般的光辉。漆器上雕饰的图案,除了山水人物,最多的是花卉植物,让人们在吃穿住用间,视线穿越纷杂的俗世,与山林田野相通。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17707件漆器里,找不出几件没有花卉植物图案的漆器,即使以龙螭鸟禽、亭台殿阁为主题,也一样是花团锦簇、草木如诗。所以,来自自然的漆器,花与植物几乎成为它通用的语言,让我想到“花纹”这个词,本意就是花的纹样。

  故宫有一件剔红赏花图圆盒,是如今能够查到的元代雕漆大师张敏德的唯一作品。盒上雕刻着文人雅居,正房的高桌上,立着一只空的玉壶春瓶。在古时,玉壶春瓶一般是用作插梅的。北宋曹组《临江仙》写道:“青琐窗深红兽暖,灯前共倒金尊。数枝梅浸玉壶春。”这件剔红圆盒上的赏花图,主角是那没有出现的梅花,图中花木,比如左下角两位赏花老者面前盛开的花朵(鲜花与老人形成锐利的反差),还有殿阁前后的茂林修竹,其实都是陪衬,那只寂寞的玉壶春瓶,以及它所暗示的梅花,才是画面的真正重心。

  梅花尚未开放,一只春瓶,以空白的方式,预告梅花盛开的季节。

  二

  漆器是将漆树汁液提炼成色漆,髹涂在器物胎骨上雕制而成,自新石器时代起源,发展至宋元,已至炉火纯青之境。宋人雕漆,要在器物上涂几十层漆,再在上面雕刻人物楼台花草,“雕法之工,雕镂之巧,俨若图画……红花黄地,二色炫观,有用五色漆胎,刻法深浅,随妆露色,如红花、绿叶、黄心、黑石之类,夺目可观,传世甚少”,让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在《东洋美术史》里惊叹:“诚无上之作品。”

  至明代,中国人的巧手在漆器上闪展腾挪,技术之精密前无古人。有的漆器,髹漆层次多达百层,肥厚的漆层,如丰饶之土,让草木繁花之美得以充分释放。一件明初剔红水仙纹圆盘,图案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花与叶层次繁密、起伏环绕、彼此叠压,雕者的经营盘算,容不下丝毫闪失,时隔几个世纪,依然让人惊叹那近乎变态的细致,比起计算机,亦毫不逊色。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