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牍书法格式鉴定法(上)-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大家讲堂

尺牍书法格式鉴定法(上)

2019-05-09 08:34:23  来源:杭州日报

伯远帖

  前不久的2019年4月7日,刚刚在浙江绍兴出席中国书协主办的《源流·时代——以王羲之为中心的历代法书与当前书法创作》的开幕式,观摩并发表了对王羲之一门书法尺牍、魏晋书风与刻帖之间关系的观点,还接受了视频采访。4月24日,又在南京出席《明代名贤尺牍集》的新书发布会和学术座谈会。短短两周之间,两个重要学术活动,都与尺牍书信有关,实在是有缘匪浅。于是想到应该来梳理一下这个“尺牍”即书信文化的来龙去脉。

  “书”“信”之别

  今天我们所提的“书信”,按宋代欧阳修的说法,是指“其事卒皆吊哀候病,叙暌离,驰通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的手札文书。古典文学中的掌故如“鱼雁传书”“雁书两三行”;再到成语中的“书”,即指今天的信札。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汉晋时代,古人文字中的“信”,却是指“使节”即“信使”。古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这“使”即可称“信”也。寄花如寄书札,即代指寄信,送信者即“使”也。但在此中,鱼雁传书之“书”,却是指“信札”即物;而“信”之本字却是指传递信札的使节即人和其行为。它与我们现代汉语的“信”指物而“书”指写信之人的行为,在用法上好像正好相反。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有云:“(马)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这里的“信”,是指信使的行为而不是求和信函本身。直到唐代中期,“信”才指函札书信而不再指信使的人即使者了。而“书”指信札,只要看一下古文名篇中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例子甚多,书即“信”也。《报任少卿书》其实是“回复任安少卿的信”之意。又比如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称“书”称“记”不称“信”,这些都是极好的例子。

  书札尺牍之格式

  书札尺牍有自己约定俗成的格式。如授受之间,必须有称呼,因人而异。如对上的师长、父母、上司,必须要用敬语。对平辈的同事朋友兄弟、对下的学生子侄等等,都有不同的习惯用语以及抬头、空格的程式要求。

  一封尺牍书信,最前端的上款写收信(呈书)人,最尾末处的下款署己名,中间为叙事述文。这是目前我们最习惯的做法。但这是明代以降的通常做法。在汉魏直到唐宋之际,书信的格式是在前端先写自己姓名,在最后处才书受信人的上款名讳。或在开始时先署己名以明所出,再书对方名讳。总之,是拆信第一时间先须明白是谁的来信。比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的做法,是先起首“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是自己的名字在前,让拆信者一展卷还未言事即先知是谁的来书。而在文尾则有“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的自谦式敬语。三国曹丕为大文学家,有《与朝歌令吴质书》,开头即为“五月十八日,丕白”,信尾又“行矣自爱,丕白”。不仅仅是曹丕,还有曹植《与杨德祖书》,书前起首“植白,数日不见,思子为劳,想同之也”;至书尾又有“明早相迎,书不尽怀,植白”。又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起始“康白”,书尾“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这些例子,都证明在魏晋时期,起首署已名,收尾再署己名,乃是通用格式。其后在传世的二王法帖中,如《初月帖》起首“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收尾再署“羲之报”;《丧乱帖》起首“羲之顿首”、王珣《伯远帖》起首“珣顿首顿首”等等,也都是同一惯例。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