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笔直尺/文史主题创作(上)-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大家讲堂

界笔直尺/文史主题创作(上)

2019-05-23 09:00:00  来源:杭州日报

  “界画”的五个层次

  因为有了二袁楼阁“界画”和曾鲸写真即“凹凸法”肖像人物画,于是才会有乾隆时代意大利画家郞世宁的油画式宫廷鞍马画。那是一种出自洋人之手的完全西洋式写实的画法,与陈白阳徐青藤和八大山人的“墨戏”方式相去千里;与清初恽南田式的花鸟画写生也截然异类。这样,以“界画”为比较基点,我们可以勾画出一个相当另类的绘画形式表现史形态:它分为五个层次:

  最重线条纯以之塑形的一端,是“界画”和它的源头如“高古游丝描”;稍作轻重节奏的,是历代工笔画名作如《八十七神仙卷》及注重用笔的线条类型,这是第二个层级。再往下推,则是粗笔线条画的如《五牛图》《清明上河图》方式,这是第三个层级。再往后,随着宋元水墨文人画以“诗书画”为一体和“须知书画本来同”(赵孟頫诗)观念的渗透融入,尤其是书法用笔法的直接介入,工笔画勾勒线条不但含有了提按顿挫而且更刻意夸张提按顿挫,还出现了像陈洪绶、任伯年这样的“意笔勾勒”一派。画任何容貌衣饰器具飞禽走兽,钩连组合、挑剔刮擦、抑扬顿挫、点线节奏,这是第四个层级。最极端的,则是点厾挥洒,龙飞凤舞,千姿百态、渲渍皴染,是大写意的线条节奏,这时候,是点?是线?是面?是笔?是墨?是色?是形?是骨?是气?是神?已经浑然一体不分彼此了。但究其根源,在不局限于工笔画层面上的中国画整体宏观立场上说,它已经是天机化境;而它的原生点,正是以“界画”为代表的线条本源。

  从李思训到袁江袁耀,是一种以线界形的最古老的传统审美立场上的坚守。而正是明清兴盛的楼阁“界画”意识,告诉我们这并不是一种中国画几千年历史上的初生形态,而是一种在不断书法化、写意化、水墨化的画史大趋势映照下的局部反拨形态——人人都在奢谈写意,但也有极少部分人在踽踽独行,甘愿寂寞,反复以工匠式的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精工细作,打磨着自己的心志,寻找中国画线条最本原最朴实无华的价值。也即是说,任何漫长的“界画”式匠作岁月,即使是贵如名家的二袁楼阁名画,或者乡村普通匠工的糊口技艺,其实都是中国画赖以成立的“底色”。在上古之初,它是全部,在后世,它是一个“工笔/写意”双峰对峙两脉中的一支脉,在清代二袁“界画”时代,它虽然缩小为一个小画派,但仍然是最重要的一个局部的存在。

  纵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收藏史,关于线条的类型化和演变过程,向来是进行鉴定的一个不可替代的关键依据,因此本文对从“界画”开始的各种线条类型的上述分析和排比,还列出五个循序渐进的层级,这些都应该是鉴定学界最关心的学术内容,比如谢稚柳先生,即是运用此道的鉴定大家。甚至作为结论,这些归纳整理还应该是我们今后鉴定活动中可以直接参照的重要依据。(陈振濂)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