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中国画理论析要-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大家讲堂

李苦禅中国画理论析要

2019-09-20 09:06: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大巧若拙”论

  李苦禅对于大写意花鸟创作有着独特的看法,他提出“先巧后拙谓之大拙,先拙后巧谓之大巧,大巧大拙相差无几,此中微差者便分清与浊耳”的理念。他认为:“大写意不求小巧而求大巧,大巧若拙。”可见,李苦禅在把绘画的最高规范界定成“大巧若拙”,这是在强调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大写意的最终呈现,他曾经讲:“清秀其中,浑拙其外。谨严其内,宽舒其表。大处著思,细部描俏。色浓墨饱,不事干渴。若得精微,守此规条。平气静思,落笔准、狠、稳,舒展丰润。脑无古今人,自然雄奇新。常以小作大,便是陈出新。不使成定规,自无胶柱琴。”在画面布局上,他还讲:“画上要敢于有大疏大密,但密处也要透气,疏处仍不可太空。矛盾造成了,方谈得上构图的气势。”

  可见,李苦禅“大巧若拙”的理论,强调了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善于感悟素材,并在自己脑海提炼后再落实到笔墨中的过程。这是因为画家只有反复提炼自然之美,做到胸有成竹,才能通过对物象的表现展现自然万物的神韵。

  “有意无意之间”论

  作为齐白石的弟子,李苦禅继承了齐氏“似与不似之间”的理论,提出了“有意无意之间”的见解。他曾讲:“在大自然中要注重培养丰富的形象感,以便在绘画中有意无意地‘移花接木’,综合创造。如在画浓墨荷叶时加进了烟云浩渺的感觉,则可以在荷之外别有一番‘墨渖犹湿的生机’,而这种画外之妙常是不自觉而出的,若一味刻意求之,则‘形迹尽露,气滞神凝,绝无气韵可言’。过分强调任何技巧之妙就必流入耍弄技术而脱离内容的邪路之中,这是‘偏执见’的结果。因此,掌握这‘有意无意之间’方入妙境。”在这里,李苦禅先生所言的“有意无意之间”,是在讲艺术构思与创作间主观意识对创作目的性与机缘性间的巧妙结合问题。此间的“有意”是指在艺术创作中画家本身在主观世界中可以把控的部分,更是画家在艺术创作前期有目的性的构思过程,也就是前人所言“意在笔先”的过程。

  总的来看,虽然李苦禅没有理论体现完备的鸿篇巨制,但从以上散见于其亲属及弟子所整理的纪念文集及谈艺录,亦可解读出其大写意理的独特处,也正因为其在理论上的“述而不作”,这就更需要我们后来者知其人、读其画、研其论,并从中发掘出其在大写意花鸟画理论方面的独特贡献,并在今天的创作和当下的美术史研究中,开辟出新的视域。(褚庆立,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青年美术评论家 )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