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藏品故事

新技术让东汉彩绘陶楼“朱颜不改”

2019-03-07 08:45:5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几经波折 神秘色彩揭开面纱

  记者了解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修复师对陶楼采用了无损分析检测技术,针对彩绘层信息进行分析提取。通过采集起翘剥落的少量样品,运用拉曼光谱仪、电镜能谱、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研究后,文物修复师发现,两件陶楼彩绘颜料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朱砂、铁红、石绿、炭黑等,都是古代最常见的白色、红色、绿色、黑色颜料。

  而彩绘层图案无损分析研究却几经波折。最初的可见光摄影只能反映肉眼可见信息,人们无法直观清晰地认知被覆盖在下层的图案;其后的红外摄影虽然能让人们发现泥土和钙化物后面隐藏了图案,且覆盖层下还有较为鲜艳的颜料层,但因红外摄影技术光波段单一,不能解决彩绘图案问题,人们在可见光及红外光下还是无法感知图层信息。

  在多种非接触摄影技术均不奏效的情况下,文物修复师尝试引入彩绘文物分析研究的高光谱成像技术——与彩绘陶楼保持一定距离,进行非接触式扫描成像,通过光谱分析技术获得颜料在不同波段下的光谱曲线,进而获得颜料在不同波段光谱的数字影像。

  奇“鸟”初现身形

  记者看到,从可见光到红外线,再到高光谱摄影,陶楼彩绘上的纹饰与颜色果然逐渐清晰起来。经过前期彩绘颜料层的研究,被泥土覆盖的彩绘图案分析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两层干栏式陶楼上的动物形象显现了出来。“随着清理工作的开展,我们可以逐渐看到该动物的尖嘴、触须,从脚部的细节来看,它更像是鸟。但这究竟是什么动物,把它绘在陶楼上有什么含义,都需要等清理工作完成后才能判别。”孙杰说。

  据孙杰透露,下一步,文物修复师将对陶楼的颜料卷曲、起翘、褪色、变色、胶质流失、变形等病害的具体成因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保护修复的对策意见,最终进行修复实验,完成对两件文物的修复工作 。(付远书)

1 2 共2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