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文化:一块牌匾背后的抗战办学往事-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故事

维护文化:一块牌匾背后的抗战办学往事

2019-09-03 08:50:44  来源:光明日报

  一段文化守护的往事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当时河南大学确实拿不出什么贵重物品来表达感激之情,大家想到了赠送一块匾额”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豫北豫东相继沦陷,河南大学被迫南迁,开始了为时八年的抗战办学之路。学校先后辗转迁徙至信阳鸡公山,南阳镇平,洛阳栾川、嵩县,其中,在嵩县潭头(今栾川县潭头镇)办学长达5年。1944年5月,日寇入侵潭头,制造“潭头血案”。河南大学死难师生及家属达16人,失踪25人。教室、实验室被洗劫一空,房屋被焚,图书典籍被付之一炬。历经五年呕心沥血营造的深山学府,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下毁于一旦。学校被迫再次转移到南阳荆紫关,陕西汉中、宝鸡等地,直到抗战胜利才重返开封。

  当年接到胡传林电话的那位河南大学的老师也并非不负责任,因为当时有关河南大学校史的图书中,没有任何有关抗战时期河大师生在赵川镇暂住的记载,更没有人听说过有块刻着校长和教授名字的牌匾。即便在最新版的《河南大学校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中,也只出现了一次“商南”的字样:

  “1945年3月,日寇发动了豫南鄂北战役,河南大学在荆紫关难以存留,决定西迁陕西。学校吸取潭头劫难的教训,先派人赴陕洽商校址,将学校尚存的图书、仪器等物品包装起来运到西安河南会馆暂行存放。随后,师生、眷属经商南,越秦岭,过蓝田,步行800里,于4月中旬抵达西安,住进由原河南大学顾问、时任河南同乡会会长和军事参议院院长张钫捐款兴建的西北中学。”

  但在河南大学李秉德教授所撰写的《抗战后期河南大学的两次搬迁》(《河南文史资料》总第57辑,1996年3月)中,却有两段有关河大师生在赵川镇暂住的记录:

  “在荆紫关落脚不到一年,日军又向豫西南、鄂北地区大举进犯了。河大这次接受在潭头的教训,及早有组织地进行疏散。单身教师和学生很快地取道西坪镇,沿公路奔向西安;带家属的却不敢走这条路,因老弱行动太慢,怕会遇到敌人。学校决定:带家属的教职工都到陕西南境内的赵川集中待命,由秘书党玉峰去赵川为各家做安排。赵川寨里其实只住着一家大户,户主也姓党。党秘书原先虽与户主毫无瓜葛,但他就凭着这同姓的关系,与户主一家拉得非常近乎,好像他们真是一家似的。这户主也很慷慨大方,热情接待各家。他听说河大当时要找新校址,就向党秘书表示,欢迎河大迁到赵川。党秘书婉言谢绝了。

  “在赵川住了十来天后,学校派人送信说,河大已在陕西宝鸡选好新校址,要大家离开赵川,前往宝鸡。经过党秘书与户主的周密安排,河大这个家属大队就由党秘书带队,在户主所派的几名家丁带枪护送下,离开赵川,五天后到达龙驹寨(今丹凤县)。这里已走上公路,党秘书的任务完成了,各家可以自己解决行路的问题。从荆紫关到龙驹寨这段路程,骑自行车一天也要不了,但当时我们这个家属大队却翻山越岭,绕道赵川,走了几乎一个月。”

  在河南大学陈宁宁教授所著的《抗战烽火中的河南大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出版)一书中,对此段历史也有记载,并且提到了“赠匾”的缘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当时河大确实拿不出什么贵重物品来表达感激之情,大家想到了赠送一块匾额。党秘书请飞武乡长帮忙用银杏木做了一块高1.05米、宽2.28米的大匾,上刻‘维护文化’四个大字,每个字高48厘米、宽34厘米,黑底红字,庄重典雅,意蕴深厚。”

  虽然当年胡传林、雷家炳提供的信息不是特别准确,但河大教师、家眷在赵川避难十几天,受到当地乡民的热情接待,并赠送“维护文化”牌匾以志感谢的史实基本清晰,一段文化守护的佳话开始在河大师生校友中广为传颂。

1 2 3 共3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