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费“非洲版蒙娜丽莎”的故乡(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投资

伊费“非洲版蒙娜丽莎”的故乡(组图)

2018-04-11 09:04:03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伊费国王头像》,风格倾向于写实。资料图片

  现代伊费城的最高首领仍被称为奥尼,奥甲伽二世(Ojaja II)是时任第51任奥尼,于2015年继任。事实上,伊费古国虽已逝,王权今犹在。现在伊费城市的臣民仍称呼奥尼为“国王陛下”。1986年约鲁巴·奥里沙国会(Yoruba Orisha Congress)成立,奥尼的王权正式被认可。此后,奥尼一直被尊为伊费“圣城”的首席牧师和所有约鲁巴人的监护人,不仅仅在约鲁巴人中受到景仰,而且在整个尼日利亚也享有尊贵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奥尼的功能随着时代而改变,如在1903年,当时尼日利亚是英国殖民地,第46任奥尼阿德勒坎·奥卢布斯一世(AdelekanOlubuse I)受拉各斯殖民地总督沃尔特·埃德加(Walter Egerton)邀请去解决争端。由于要前往拉各斯殖民地,所以他成为第一个离开伊费城的奥尼。在奥尼离开伊费期间,所有其他约鲁巴城邦王都离开了各自的宝座,以示对他的尊重,当奥尼从拉各斯返回伊费时,他们才回到自己的宝座上。

   3、代代传承的雕刻艺术

  伊费古国是非洲雕刻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它与诺克雕刻有很多共通点,但就其题材、造型、工艺等而言,又都与诺克(Nok)赤陶雕刻有着较大差异,可以说诺克文化是非洲雕刻艺术的起点,伊费文化将其推向高潮,贝宁文化则不断发展成熟,随后享誉世界。

  诺克文化始于约公元前900年,从诺克时代开始,非洲雕刻艺术延续的风格都倾向于用夸张、变形来表现作品的张力,如诺克赤陶头像中,额头比例几乎占据面部一半,眼睛圆睁,唇部凸起;而人体雕像中头部比例占据整个身体的四分之三,无论跪坐像还是站立雕像,都有着头大腿短的特点。随着诺克文明于公元200年左右神秘消失,诺克雕像也消失踪迹,至今仍没有定论来解释其突然消逝的原因,此后伊费文明进入人们的视野。

  20世纪初,尼日利亚南部伊费城陆续出土了一系列雕像,这些雕像包括青铜雕塑、赤陶雕塑和石雕等,有些雕刻仍延续了诺克时代的艺术特点,有些则迥异于非洲其他地区的艺术特征,这些作品完全颠覆了西方艺术界对非洲艺术的定义,甚至在20世纪初,有学者把伊费称为柏拉图所描绘的“失落的亚特兰蒂斯(the lost Atlantis)”。

  伊费文化在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兴盛,当时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纺织品、皮革制品、玻璃珠、陶器等都成为盛行的贸易产品。当时的工匠不仅掌握了炼铜技术,而且在艺术创作手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世纪初在尼日利亚南部陆续出土的青铜雕像、赤陶雕像等证实,铸造工艺已经有了较为细致的分工,而且有专门从事雕刻的专职工匠,而王宫也会把手艺精良的工匠集中在王宫进行专门用途的雕刻,来满足不同的场合对雕塑作品的需要。伊费雕像有国王、有普通平民,有残疾人,有蒙着眼睛被囚禁的俘虏,以及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大多数的雕像都以写实主义手法表现,呈现出一种自然主义、人文主义、理性思想高度融合的独特雕塑风格。

  现保存于大英博物馆的伊费国王奥尼头像,是1938年出土的18件铜像作品中的一件,其铸造时间约为13世纪至14世纪,头像高约35厘米,头戴传统王冠,面部刻有规则的细纹,这一特征在伊费诸多赤陶作品中也有体现。伊费奥尼头像的唇部有许多小孔,据推测是被用来安插珠帘或饰物来遮挡唇部。

1 2 3 4 共4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