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审美文化焕新传统艺术-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头条

青年审美文化焕新传统艺术

2018-04-17 09:02:08  来源:人民日报

  传统之美在青年人中越来越有市场

  趋势之一,30岁以下的城市年轻人已开始成为传统艺术新受众群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人对美有着强烈需求和辨识能力,最直接的表现是“美”的市场越来越大。青春版《牡丹亭》以古典与时尚结合的美,将曲高和寡的昆剧从北京大学校园推向全国剧场,十余年常演不衰。如今,部分品牌昆剧演出的票房号召力已不低于演唱会、音乐剧。越剧、粤剧等地方戏也拥有众多年轻戏迷,其拥趸早已超出“地方戏”的地域范围。戏装照、戏曲体验课等文化衍生产品不仅折射出戏曲市场的渐趋升温,还释放出古雅文化已开始步入日常生活的讯号。不独戏曲,博物馆创意礼品和新媒体产品博得广泛赞誉,相关纪录片广受好评,古老的器物文化正重绽生机;电视综艺节目推动下,诗词、汉字之美也吸引来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人才流动,地域符号逐渐成为身份认同的文化资源。此前围绕汤圆、粽子等展开的“南北之争”就表达了不同地区民众的地域认同需求。方言、地方戏、民俗仪式当中蕴含着精妙的文化特色,或将成为未来大众文化新资源。当精神需要比生存需求更突出时,“曲高”不一定“和寡”,越是高雅的、独特的,越有可能激发市场积极响应。这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后必定更多。

  还要特别提一下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我的一位学生曾在欧洲一所孔子学院做志愿者,给当地高中生讲授基本中华文化常识。为活跃课堂气氛,她尝试教授简单的戏曲身段动作,发现对多数人来说,生动的艺术演示比成体系的知识讲授更有吸引力,当地人很乐意模仿学习。与此同时,年轻华裔对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出尤为高涨的热情,不仅比本地学生更积极,其投入程度也远远超出国内同龄人。随着青年人才的国际流动越来越活跃,其文化认同迫切性也将越来越突出。一旦有机会表现出文化血脉中的美,海外华裔就会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生力军,当这一群体学成回归,或将成为当代文化创造新动力。这与国内青年文化现象其实是同一趋势不同侧面。

  趋势之二,大量传播图像、视频的网络渠道将为优秀传统艺术提供前所未有的舞台。微信表情包、朋友圈小视频以及各种视频网站或手机应用,将更有助于传统艺术传播,加速“美的时代”到来。最初,人们或许只是热衷于“小而酷”“短而炫”的视觉冲击力,这类视频容易吸引眼球。但缺乏表现力的东西热度越高,也就越快过时。喜好新奇的年轻人终将厌倦简单的挤眉弄眼,也终将摒弃演技粗糙的“小鲜肉”和各种“辣眼睛”的修饰。在身体语言上,越来越多的人会去追求更细腻的表情、声音和肢体动作。灵动简约的线条、平仄抑扬的声韵、饱满雅致的颜色搭配、气韵流动的形体表现、婉转有层次的声腔……这正是许多年轻人喜爱传统艺术的原因。

  更进一层,年轻人从单纯追求色彩、设计、声韵进而讲究规范、气质。“汉服风尚”为代表的小众文化现象就体现着这一趋势。在网络媒体推动下,有些年轻人从“日本有和服,我们也有汉服”的简单想法开始接触古代服饰文化,继而被其丰富和华美吸引:一部分人开始讲究“宁穿破,不穿错”,自发学习传统历史、礼仪以及更深层的思想文化。孔子说“富而好礼”,即提倡一种从物欲到文采、由外在而内化的修养过程。可见,流行文化与传统文化并不必然对立,而是可以且应当协调互补。新媒体文化现象的涌现也并不是对传统艺术的挤占,反而是其复兴的时代机遇。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