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英辉:面朝大海,《山海经》打开-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创艺之星

许英辉:面朝大海,《山海经》打开

2019-08-23 08:53: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探索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成为各界关注与探讨的热点。而《山海经》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恢诡谲怪的多样形象,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优秀样本。从日本江户时期仿制《山海经》而作的《怪奇鸟兽图卷》,到如今美国电影《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的驺吾,再到中国华为注册的“朱雀”“玄机”“海蓝兽”“紫薇星”“獬豸”等系列商标,《山海经》里的“神奇动物”正走向世界。

  “《山海经》虽然晦涩难懂,却又长盛不衰,从《楚辞》里的巫山神女、《庄子》中的北冥有鱼,到《淮南子》的鸡犬升天;从李白的梦游天姥,到曹雪芹《红楼梦》的大荒顽石、绛珠仙草,《山海经》强大的冲击波一直影响至今。”张航认为,对传统符号的深入挖掘是当下许多艺术家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他们对《山海经》图像的深思和研究,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鲜活血液。而许英辉的“山海经”系列作品中有着许多来自上古民间的美术符号,那些天马行空的艺术形象展现出浓郁的原始魅力,其一山一川、一妖一物对于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中的现代人,无疑充满了神秘色彩。

  “我想用一种新的当代艺术样式和美学方式来展开自己的艺术,既不想依附于‘向西看’的当代艺术,也不想依附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我想通过《山海经》中的这些古老形象来展示自己的绘画语言,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可能性。”许英辉说,中国的民间美术符号虽然一直在变化,在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但如果失去滋养它们的土壤,终将灰飞烟灭。“中国乡村原本是文化、艺术和哲学诞生的地方,而现在却是一个日渐枯竭的逃离之地。我想让我和我找到的那些‘符号’重新回到它们生长的民间,重新去养育新的文化。我很庆幸来到秦皇岛进行壁画创作,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这种艺术语言样式接续生活和艺术的关系,让现代艺术在生活的土壤里生根。” 许英辉说。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