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被时代忘却的笔耕者-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巨匠

不可被时代忘却的笔耕者

徐文达先生对书法艺术的贡献

2018-05-23 08:39:55  来源:山西日报
  徐先生对傅山的书学理论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傅山尝云:“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此著名的“四宁四毋”论的提出可以说影响深远。但显然,傅山此论是有感于之前习赵孟頫、董其昌之末流书法中颓靡、衰微的风气而发。傅山是痛恨媚俗的,他憎恶雕饰的、肤浅的、庸俗的美,而倡导大巧若拙、真率自然的美。但傅山的论断却一度引发一些现当代年轻书家的误读,以至以丑为美,导致了书法审美取向发生了一定的偏差。先生针对这些现象指出:傅山所谓的丑拙并非蓬头垢面的丑,缺乏美感的拙,而是大巧若拙的拙,是剔除了媚态的丑。这里所谓的丑、拙并非真正要把字写得粗糙、笨拙,而是强调书法不可流俗。对待先贤之论,如果不能有切身的感悟,便会被蒙蔽。先生很推崇傅山“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之训,他说,做人要有风骨,字自然就无媚态。先生字“敬山”,即取敬仰傅山之意,从崇尚傅山书法到景仰傅山之为人,体现了先生“书人合一”的艺术观。

  先生不仅对传统书法有着独到的理解,而且对于当代流行的风气中的一些现象有着颇为中肯的批评。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书风盛行一时,其中不免有疏于继承传统,而盲目创新者,也有信手涂鸦而自以为获其天趣者,先生都有所针砭。他批评了当时书画界存在的不规则、不入法、反常态等信手涂鸦者所谓的质朴、天真等现代意识。他认为天趣存在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他指出:“在书法界,为了追求天趣,就觉得不经意,不求法度,随意而为,便会出现天趣,岂不知天趣不是制造出来的,是自然天成,天趣并不是‘低标准瓜菜代’,只有在高度成熟中出现的天趣方为可贵。天趣不是阶段性的产物,也不是出于偶然性,而是经过长久艺术实践,达到高度成熟后的天机泄露。”书法犹如画画一样,画到生时是熟时。天趣也是在对传统有着深厚的理解和修养之后方能获得的,因而书法没有捷径可寻,只有从实践中摸索,勤于临池才能有所收获。这反映了先生对于书法艺术的卓见和重视传统的态度。

  先生的临池之勤是常人所难以企及的。一次,先生给我们上课时讲了他自己的一个小故事:他说曾经有人向他提了一个问题:问他一天要写多长时间字?先生答,七八个小时吧。来人说,这也太苦了吧。先生笑着说:“写字是很过瘾的事情,这怎么能算作吃苦呢?”夫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先生临帖几十年如一日,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将至。孙过庭尝言,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正是像先生一样的勤奋者的写照。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