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钧:狂草之道天知道(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梁小钧:狂草之道天知道(组图)

2018-08-30 08:56:21  来源:杭州日报

李白 独坐敬亭山

  今年年初,梁小钧出版了《天知道——梁小钧草书精品选》。他自己这样介绍这本作品集:“第一次简单粗暴、纯粹率性、一本正经、如履薄冰地出版一本全是草书的作品集,算是对多年草书情怀的一份交代吧。里面作品基本都是‘抡斧头’式的,尺寸基本都在八尺整张至两丈,风格蒸、炖、焖、炸、煎、溜、爆、烤基本俱全。”

  五十岁前务求险绝

  草书,尤其是狂草多少是有些神秘的,如同“天知道”这个主题一样。梁小钧说:“‘天知道’这个词是中性的,可以好也可以坏,很博大、很神秘,让我很有冲动和激情去做更多的尝试。”

  梁小钧对草书的偏好,是在本科毕业的两年后。“在读本科的时候,并没有确定一个主攻的方向,五体书都写。那时是一个很被动的学习过程,每种课程维持三四周就过去了。直到2007年,我开始有了一些个人的独立思考,渐渐发现了最符合自己性情的狂草。”在他看来,草书相比其他书体,所要求的技术难度更高更丰富。但最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的性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我喜欢草书的激情、速度和挑战性,快速书写的时候不断地解决问题,这种收获和释放,在其他书体中是感受不到的。”

  本科毕业以来,他从唐代以上的草书经典入手,写得最多的是张芝、二王、孙过庭、张旭。古代经典大都是小尺幅的作品,梁小钧则喜欢放大了写。“一开始,一张四尺宣纸写三行,后来笔势越写越开,就变成写两行。写大字能把人的格局、气象、笔势拓展开来。古代的狂草虽然字不大,但气势、气象很大。”后来,梁小钧由于教学需要,也开始吸收明清行草中的养分。“唐以前的草书,总体上更加简洁、纯粹,明清则多了一点安排的成分。我个人觉得,在艺术上加法和减法都要做。这两年见了不少王铎、傅山的真迹,我就在尝试做一些比他们更加复杂、更加缠绕的加法作品。要趁着年轻,把加法做到极致,务追险绝。”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