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求变的洪流中留住传统(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从一名专职画家到院长,王明明在北京画院坚守40年

他在求变的洪流中留住传统(组图)

2018-12-14 08:38:01  来源:北京日报

  

王明明1980年创作的《杜甫》。

  国门打开 从批判转为继承传统绘画

  1978年10月,26岁的王明明放弃了中央工艺美院特艺系的录取通知书,在恩师周思聪的举荐下,进入北京画院成为一名专职画家,成为画院历史上入院年龄最小的画家。位于沙井胡同、雨儿胡同的两个四合院,就是那时北京画院的院址。院子里每个房间都摆着三四张案子,大家就在这里创作。完成的作品就挂在屋子里,同道们串串门,彼此评说、切磋,用现在的话说,这一切都透着岁月静好。不过,打开的国门已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带进了安静的画室。

  “改革开放带来了外贸艺术品的创作需求,我也算是最早接触市场的一批人了。”王明明回忆,进入画院当年,他就创作了5幅外销国画。“那是第一次拿到画画的稿费,都是四尺六开的作品,稿费一共25元钱。”画院为画家们定下了稿费标准,周思聪7元/平尺,吴冠中8元/平尺,李可染12元/平尺……老中青画家们都承担了一些创作任务。

  之后,有机构邀请画家到海外市场去办画展。来自海外市场的需求显示,山水、人物、花鸟等传统题材最受欢迎,这让许多压抑已久的画家有些意外,没想到中国画走出去很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目睹过“文革”期间对传统国画创作进行批判的王明明,面对这种旺盛需求时心里也产生了疑惑:传统国画创作,到底应该怎样看待?

  伴随国门逐步打开,这样的疑惑和反思也越来越强烈。1983年5月,王明明第一次出国前往巴黎参加国际中青年画展。十几天内,他参观了当地博物馆、美术馆内的许多现代和古典艺术作品。“当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世界各国的艺术都是在尊重前人的基础上生生不息的。与西方接轨的中国画艺术是没有出路的,在创作方向上不应该迷茫。”王明明说,自己是在批判传统、鼓励革命和创新的环境中成长的,从批判传统到学习、继承传统,他经历了曲折的心路历程。

  他开始将自己的创作方向定位于历史题材。“有些题材,是中国画表现不了的,否则要油画、版画、雕塑等其他艺术门类何用?一波波‘革新’思潮、‘拓展’运动,表面上让中国画的‘承载’能力扩大了,边界扩大了,殊不知破坏了中国画的基因和程式,最终会破坏文脉。”

  王明明努力让自己沉下来。1980年,他以杜甫名诗《春望》为题材,创作了历史人物画《杜甫》。在遵循传统创作程式的基础上,他通过蒙太奇手法,在杜甫的主要形象之外,根据自己对诗篇的意境和理解,加入了次要人物群像作为画面的一种背景。第二年,他前往汨罗江采风后创作的《招魂》以浪漫手法再现屈原的形象。传统题材的创作,自此成为他从艺道路的重要表现题材。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