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做传统书法与现代社会的摆渡人-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言恭达:做传统书法与现代社会的摆渡人

2019-02-21 08:53:22  来源:新华日报

  笔墨随时代,用中国书法对话世界

  文艺周刊:我们身处一个键盘和触屏的时代,需要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了,那么传统的书法在今天的价值和生命力在哪里?

  言恭达:从实用角度来说,汉字书写在逐渐退场,但是书法的艺术性、审美性、文化性却变得越来越重要。

  书法为传统百艺之首。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书法则将汉字艺术化,它影响并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艺术观、世界观及思维方式,构成了东方文化的基础。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如何保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如何有尊严地、诗意地生活?我们必须要从琴、棋、书、画、诗、酒、茶等传统文化载体中寻找答案。中华文化的复兴首先要有传统文化的复兴,将之沉淀为人格,体现为国民性,表现为生活美学,这一切离开了书法是不可想像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书写的人在变少,但喜爱、欣赏、练习书法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文艺周刊: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美学追求,那么您走过什么样的书法之路,形成了什么样的艺术感悟?

  言恭达:我5岁起跟父亲学习书画,而立之年后拜师沙曼翁与宋文治两位老师。拿书法来说,沙曼翁先生传授给我的,一是继承传统但不为传统所囿,曼翁师曾治一印,印文“不为古人奴”;二是追求自然平淡、古朴天真;三是富于变化,从结构、用笔到用墨,正奇巧拙配合得当,四个字——融古为我。

  我的书法道路大致以40岁为界,此前20年以临摹为主打基础,以后则以探索为主走通变之路。我在年轻时正草隶篆广泛涉猎,临摹了好多历代大家的碑帖,精读历代书论。我曾在《抱云堂艺思录》里回忆过那段时光:“颜真卿‘祭侄’‘三表’、米芾‘蜀素’‘茹溪’的感染力曾使我迷恋;雍邑石鼓、泰山金刚经的金石气曾使我震颤;而东汉居延汉简的天真稚趣又使我醉倒……”但是广取之下需要约取,寻找自己的方向,总体来说,我在篆、隶、草三种书体上着力最多,用功最勤。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我开始探索自己的艺术风格,一方面“以草入篆”,以草书笔意写出金文静态中的动感,墨色善用浓淡渴润,恣肆而凝炼;另一方面“以篆入草”,使用长锋羊毫将篆籀的笔法用于大草创作,以雄朴清逸之笔调,得畅达苍茫之气息,强化书法的诗性与音韵美。

  文艺周刊:您创作了一批大草作品,并参加了很多国际性活动,这些经历让您如何看待中国书法的当代性和世界性?

  言恭达:大草长卷是我追求书法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尝试。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我创作了《我的中国心》17米大草长卷;2010年我创作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5米长卷入藏国家博物馆;2011年辛亥百年,我创作的《世纪脊梁》41米长卷在美国夏威夷大学APEC文化论坛展出;2012年我创作的15米长卷顾拜旦《体育颂》在伦敦第30届奥运会美术大会上展出,这是参展的76个国家500多件绘画作品中惟一的书法作品。此后,我还创作了大草自作诗《时代抒怀》和《将军吟》、隶书《栖霞山赋》《江海南通赋》等。

  在技法上,这些作品以篆入草,古质遒美,线条纯化,追求中国书法的诗性和写意;在理念上,书法艺术不能沉湎于书房和展厅,而要融入社会,拥抱时代,关爱自然,为传统基因融入现代元素。这些大草长卷承载着当下时空的许多元素,如白话文入大草,现代叙事方式,全球化文化背景和人类重大历史事件的记载等,这与一般意义上书写唐诗宋词、古文辞赋有很大不同,更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年我一直努力推动中国书法与世界对话。2010年联合国举办首届中文日,我受邀展出了24件作品。当时,我讲演的第一句话是:“走进书法就是走进中国,我为我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感到无比自豪,为我今天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而感到无比自豪。”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孤芳自赏和崇洋媚外都是危险的,只有既坚守传统文化,又积极融入世界,才会不断焕发生机,在全球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示独特的魅力。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