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业界名家

时间中的回忆 乔迁的王临乙(组图)

2019-08-23 08:17:05  来源:北京晚报

王临乙、王合内《王临乙、王合内侧面头像》(石膏浮雕,1937年)

  王氏夫妇是否认为,汉语和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呢?他们每天都在用这两种美丽的语言,进行交流。交流生活,也交流艺术。

  “我们老了,做雕塑做不动了,那是要用力气的。”王先生略有伤感地说。他最大的愿望,是为北京搞一个大雕塑,但已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还想重拾画笔,画一些画,但,毕竟上了岁数,手有了发颤之疾……

  他们的新居,像个小小的美术展厅。四周,有王先生60年前画的风景油画,有青铜少女头像,有大型浮雕《民族大团结》的照片;有王合内女士的雕塑《猫》和《豹》,还有他们的朋友吴作人先生画的王夫人像,她是那样的年轻。

  桌上,有一大捧红玫瑰。前几天,她刚刚过了82岁生日,那是朋友送的。“再过几个月,王先生就86岁了”王夫人轻声地说。

  楼上的电钻声,仍然刺耳不停。楼道里的气味,经久不散。从后门出来,跨过碎石乱砖,是校尉胡同。前面,是台湾饭店;右边,是王府饭店。往左拐,穿过王府井,不远处,即是天安门广场。广场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耸入云,八块精美的浮雕,再现着风云历史。其中,《五卅运动》即是王临乙先生的不朽杰作。

  1994.4.25  

  徐悲鸿改变了王临乙的一生。

  王临乙第一次见到徐悲鸿,是在一九二六年,由徐悲鸿的丈人蒋梅笙介绍。至于王与蒋是如何相识的,已茫然难考。当时,王临乙就读于上海美专,师从李毅士。

  徐悲鸿第一次见王临乙,对其人其画都留下了良好印象,所以才有之后携王临乙去江湾画室同访陈抱一之行。此行留下了照片,18岁的王临乙在画面中似乎和其他人保持着疏离,与徐悲鸿、陈抱一、丁衍庸等人的从容相比,王临乙的局促令人印象深刻。两年后,徐悲鸿回国,任教中央大学艺术系,即召王临乙赴宁学习,不仅住在徐家,还负担了王的生活费用。

  蒋碧微在她著名的回忆录《我与悲鸿》中,对王临乙在文字上是吝悭的。徐悲鸿应福建省教育厅长黄孟圭之邀赴闽,王临乙是徐所带的惟一助手。不知何故,携子同行的蒋碧微却只字未提及王临乙。此番闽省之行,对王临乙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此行中,徐悲鸿尽力争取到两个公费留法的名额,给了两个得意的学生:王临乙和吕斯百(1905—1973)。对徐悲鸿而言,一九三三年在法国的中国画大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件。已经在法留学经年的王临乙此时成为徐悲鸿得力的助手,鞍前马后做了许多具体工作,但这一切,也被同行的蒋碧微一概略过了。经过细读,发现在《我与悲鸿》中,王临乙的名字有几处出现,但都是潦草一笔带过,并无情节。

  留学法国,是徐悲鸿再一次为王临乙的人生之旅设定的方向,他甚至“武断”地决定让王临乙转学雕塑。王临乙与吕斯百是不负所望的,这一点可从与其同期留法的常书鸿回忆录中得到印证。

  一九三五年春,王临乙一毕业即束装回国,抵上海,多往来南京徐悲鸿家。其间为谋职奔波,也参与了孙中山纪念碑和头像的创作。他必须要尽快谋得稳定而体面的职业,才能迎娶远在巴黎的心爱姑娘。

  在《学院与艺术:吴作人百年诞辰纪念展》一书中,曾影印披露徐悲鸿早年致吴作人一信,年份未署,月、日为八月廿七日。信中有“雕刻家中,开渠甚好,此往将无时不在奋斗中”句,对当时已在抗战题材雕塑上崭露头角的刘开渠给予了好评。紧接着,徐悲鸿写道:“临乙懒惰,且不读书”,显然是对王临乙的批评,令人讶异不已。再后,还对沙耆出国后画风转变略有担忧。

  吴作人在一九三五年八月偕夫人李娜回国,不久即应徐悲鸿召赴南京中央大学任教。一九三六年五月,徐悲鸿与蒋碧微矛盾难解,适遇桂系召唤,索性远去了广西,直到次年九月初才回到中央大学。故此信当为徐悲鸿在此两年中所写。被徐信中批评的“懒惰且不读书”的王临乙、被表扬的刘开渠都是吴作人的朋友。至于沙耆,自一九三四年从徐悲鸿学,一九三七年留学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投入巴思天教授门下。巴思天,正是吴作人当年的恩师。现在讲及沙耆,几乎皆云是由徐悲鸿介绍赴比深造的,但选择巴思天,吴作人肯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联系此一细节,或可将此信写作时间定位在一九三七年。

  徐悲鸿对吴作人直言议及王临乙一事,可以视为先生对弟子因为“爱之深”而产生的“责之切”。王临乙归国之初,之前的刘开渠(杭州艺专)、吕斯百(中央大学)俱已担任了教职,稍后回来的吴作人也立即被延揽至中央大学,而此时王临乙的工作仍未有着落,其对远方姑娘的系念和承诺无法兑现的心焦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却可能被徐先生疏忽了。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