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语境——唤醒中国的色彩-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点评

丹青语境——唤醒中国的色彩

2017-12-20 09:08:25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将中国色彩恢复“常态”

  青绿是指中国国画颜料的石青和石绿,也指以这两种颜料为主色的着色方法。重彩则是以石青、石绿、朱砂(或朱磦)、赭石等重色晕染。青绿重彩是中国传统设色方法,在宋以后就已失去清晰的脉络。在当下山水画教学中,青绿重彩画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这既昭示着作为中国传统绘画重要组成部分的“色彩”逐渐回归到我们的视野,同时在中国画现代化以及当代性追求的道路上,也具备较强的可衍生性。

  此次展览总策划之一、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张彦说:“当下山水画的视觉形式与手法表现已经越来越广泛,青绿重彩与水晕墨章同样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有效手段。这次全国高校的展览梳理了青绿重彩山水画的教学经验以及拓展的可能性,也希望能够以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回视与重读经典作品的精妙之时,既要思考如何继承传统,将其融入山水画的教学,也要思考如何结合时代气息,弘扬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并拓展其视觉可能性,这也是每一位中国画教师所要致力的方向。”

  对于青绿山水在近段时间的热议和讨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林容生认为:“我们现在只是把‘青绿山水’作为一个习惯的称呼,我们今天讨论青绿的问题,实际上是讨论中国画的色彩应用问题。青绿山水在传统形态中有两种样式,即唐以前的工笔样式,比较平面,是填埋的方法。至宋元以后,是如《千里江山图》式的有意笔的方式,有写意的表现。再之后,尽管不同时期都有青绿山水的作品,实际上都是以这两种形态延续下来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牛克诚也认为,我们讨论中国色彩并不是要与“笔墨”一争高低,他说:“在中国画单一的‘笔墨’价值观独霸中心的情况下,色彩长期扮演着次要角色。因而,扶正中国画色彩其实是在呼唤中国画审美与创作多元价值观的建立。‘笔墨’的膨胀与滥化,是中国古典文化长期自我封闭发展的结果,正是中国画色彩,也许能够让我们学会在世界文化的背景前反观自身的本领。中国画长期地将色彩冷落,也由此而为自己招致了诸如‘速写’‘草稿’等误解,所以,彰显中国画色彩也许能够让中国画建立起与油画、与世界绘画的共生关系,让中国画进入到绘画的建设之中,从而由‘非常态’复归‘常态’。”

1 2 3 4 共4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