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勇《蓝靛金箔》: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点评

韩子勇《蓝靛金箔》: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

2018-04-18 08:28:22  来源:新华网

韩子勇作品

  韩子勇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文艺评论家,不知什么时候,他特别关注偌大文艺圈里一个不太起眼却不容忽视的领域、西域绘画,谋篇布局,深耕细作,让人觉得专家这个词,放在他身上,愈发贴切。

  纵观中国美术史,西域绘画占有一席之地。汉代至唐代,佛教在新疆地区一直十分盛兴,于阗、鄯善、龟兹还有疏勒、高昌等诸多古国,可谓是寺院竞起,洞窟纷凿,塑乎画师竞技,雕塑壁画争辉。绵长的丝绸之路上,无数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带着中国传统文化来到了西域。西域诸多各民族画家带着西域特色的画风,走进了中原地区。特别是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将佛教凹凸画法从新疆带到了中原地区,使唐朝时期的中国绘画艺术风格发生了重大变化。西域绘画就是在这样的交融交流中,在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一笔。

  到了近现代,一大批各民族美术工作者迅速崛起,从新疆解放后第一批美术创作者徐庶之到第一批到新疆的国内美术学院毕业的大学生李山、吴奇峰、龚建新、阿不都克里木.买买提力等,再到当代诸多中青年画家,他们用油画、国画和版画等不同美术形式,抒发着他们对这块神秘而丰厚土地的热爱、迷恋与执著,创作了一批传世佳作。

  应当说,从古至今,西域绘画的题材和技法基本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韩子勇提出一个词:“天山画派”。正如他在《中华美术的西北角》一文里写道:“我隐约感到,遥远的中华西北,正涌动、形成一支极具地域特色的美术动向。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辽阔的西部边疆火热的多民族生活,壮丽、苍茫、深处于中央亚洲的自然景象,使这里的美术创作具有‘混血的美’‘融合的美’‘野性的美’‘神秘的美’,洋溢着热情、感性、迷醉、欢乐的‘醉神精神’,洋溢着热气蒸腾的心灵高温,令人窒息的情感的‘沙尘暴’,沙枣花般令人透不过气来的灵魂的馥郁、茁壮性感无拘无束的生命意味。”

  韩子勇认为,新疆是由塔里木盆地两大陆盆地盛满深情厚谊的西北角,是中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内容最多样的西北角,是最先出现了佛教美术、祆教美术、摩尼教美术的西北角。这是几乎所有现当代著名画家都曾描绘过的西北角,被誉为绘画天堂的西北角。他认为,画派是个自然反映,需要众人推力。深读新疆、超越风情、着眼新人、深化内涵,需要全国和新疆更多专家学者和团队协作,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新疆美术的发展,这是他的期望。他期望“天山画派”能够产生天山巨子,从一批变成汪洋一片,推动新疆美术迈上一个新台阶。

  “天山画派”的提出,是对西域绘画学术理论的一个概括、总结和提升,指出了西域绘画的发展方向。

  然而,艺术领域有一个普遍现象:大凡以直观、视觉或人体为载体的艺术门类,比如绘画、舞蹈、摄影、雕塑等,创作者及作品不计其数,理论探讨、研究或争论非常之少。特别是西域绘画,留存下来的作品如洞窟壁画、纸质原作等较多,却没有完整的文字记录,归纳和总结以及理论的分析、研究少之甚少,甚至有的连文字记录都找不到,全凭当事人回忆或口述记录,使得新疆诸多具有珍贵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创作者的创造过程、思想内涵和美学思想,如散兵游将,各自为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支撑,引领、开拓或集中力量共推西域绘画的发展。不难想象,“天山画派”犹如一颗流星从天空划过,留下瞬间的思想光彩,又像身体和精神脆弱的孩子一样,之后缺少大人们的精心照料和呵护,各自玩耍、撒欢,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尽管如此,韩子勇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论前方的路再艰难和遥远,他心灵的目光一直关注、追逐着“天山画派”,耐心地踽踽独行。他对西域绘画,不,确切地说,他对当下新疆美术动向的所感、所悟和所思,避开众目,独开一隅,试图打开新疆美术理论的一个窗口。尽管他不是专门从事美术理论研究,但他的文字散发着学理哲思和美学思想的光彩,值得思考

  一种开阔的文化视角,一种深邃的文化思考,一种特有的艺术自觉,一种广博的文化学识,让我们从书中汲取到许多新的精神营养,感受到他博大胸怀和炙热的思想温度,以及他对西域绘画那种渗到骨子里的热爱、探究和期望。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