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艺术展,“打卡”之后呢?-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点评

沉浸式艺术展,“打卡”之后呢?

2019-08-23 08:29:5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思想性,必须是个核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形形色色的所谓沉浸式艺术展,都值得去“打卡”吗?

  今年32岁的侯女士是北京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的常客,也是一位艺术展览爱好者,她告诉记者:“这次梵·高展看完之后尽管觉得现场效果震撼,但整体更偏娱乐性质,投影播放的速度和音效,还有容易让人眩晕的VR眼镜,都让人很难静下心去思考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遗憾的是现场全部是投影技术而没有原作”,这使得不少观众对展览感到失望,且认为相对于120元的门票,性价比偏低。

  我们看到,很多艺术展虽然都挂名“沉浸式”,但无论是策划理念、呈现内容还是现场打造都迥然不同。有些展览是以某一位艺术名家或某一幅名作为主体,借助科技手段使观众更生动、更深入地了解艺术家的生平、艺术理念以及创作背景。例如,此次梵·高展采用全新的360度全景全息视频影像技术,还原了梵·高的200多幅原作,还有从2016起在全国17个大城市巡展的“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等,这样的展览一般与科技文化公司合作,而没有专门的策展人,它们往往聚焦追求新颖的科技手段来使现场显得更炫,而不带有明显的思想意识和问题指向。

  日本跨学科数字艺术团队teamLab是近年来打造沉浸式艺术展的领先者,这是一个由程序员、工程师、数学家、CG动画师、音乐人、建筑师和平面设计师等400个不同领域人士组成的团队。从主题设计上看,teamLab根植于日本传统艺术和现代动画形式,在创作中常常借用许多自然元素来探索身处信息时代的人类行为,并对新型社会的发展演变提出创新的模式与思考。例如,在开幕不久的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teamLab以红树林为主题,创作了一件全新的数字艺术装置作品。2017年,teamLab花了半年时间研究和了解红树林群落,数次飞往中国深圳和东南亚寻觅、观察真实红树林群落生存环境。又经过半年多的修改、创作,最终才把这件令人惊叹的作品呈现出来。他们希望,人们在这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每个人都是自然的参与者,并且人与自然的生命循环是紧密相关的,以此启发他们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2018年,teamLab在东京开放的一座永久沉浸式艺术博物馆中,专门开辟了一个名为“未来游乐园”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关于“共同创造性”的教育项目及实验场地,因为他们关注到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工作会逐渐被机械和人工智能所取代,因而培养创造力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有“新壶中天·桃源篇”“清明上河图3.0”等展览中对于东方文化以及中国古代历史的关注和精心设计,也让观众在观展之后,除了视觉印象,还产生了一些思考和反省。专家们表示,这种具有生命体验与美学立场,融合哲学理念与精神共鸣的主题,才是一个沉浸式艺术展的价值所在。

  我们应该认识到,数字技术是使艺术以更好形式呈现的手段,是展览在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符号体系的基础上加强互动性和传播力,而非本末倒置,徒有外表。

1 2 3 共3页

编辑:梁琼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