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变、不变、怎么变-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中国画的变、不变、怎么变

2018-01-15 10:40: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视觉形式冲击下的隐忧

  与传统绘画更注重笔墨个性不同,视觉形式对今天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远远大于笔墨,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在本体语言上发生了重要变化,诸如造型、图式、图像等问题都亟待解决。走过了100多年的中西融合的道路是否还要走下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尚辉表示:“如果只看到风格流派的变化,说明我们的水平不够高,对于从画种和材料中来探讨绘画存在的理由,我们确实掌握得不够好,或者说我们丢弃了传统中有关本体语言的命题。当然,对于中国画的回归,对于本体语言的探讨,尤其是在年轻人的身上,肯定只是部分的回归,一定会加上造型、图式、图像的因素。谁能够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好,谁就能成为高峰。”

  对于年轻人现在更多的追求图式、图像构成以及画面的视觉图像效果,而忽视笔墨技巧、笔墨语言韵味的现况,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唐勇力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说:“中国画面对年轻人的问题与中国画走近国际视野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西方人无法理解中国画的本体绘画语言,年轻人同样如此,而且在未来也会越来越难。即便美术学院加强了传统教学,但如果中国画的本体语言还是停留在笔墨上,将来的发展就是小众的,就是少数人的玩赏,不是大众的绘画。” 因此,从中国画本体语言的研究和前景来考虑,唐勇力建议,业界还应该听听年轻人的意见,避免中国画变成文化保护的对象,变成文化遗产,如此中国画的“活性元素”便无法激活。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