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筷子-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展示

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筷子

2018-11-30 10:56:19  来源:北京晚报

  商代已有青铜和象牙筷子

  曾与勺子长期并用 元代起成为主要餐具

  筷子古代称为“箸”,是中国人餐桌上重要的餐具。关于筷子的发明人,民间传说中有大禹、妲己和姜子牙等多种说法,这些当然都不可信。从考古实证来看,商代的安阳殷墟遗址曾发现过青铜的筷子,湖北长阳县清江香炉石商代遗址也有骨质的筷子出土。《韩非子》中有“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的说法,意思是说箕子看到纣王用象牙做成筷子,感到很担心,认为这样奢侈的行为是亡国的先兆。所以,至少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们的祖先已经使用筷子了。

  与现在一双筷子几乎可以适应餐桌上的所有功用不同,早期的筷子用途比较单一,主要用于夹取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上》有“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的说法。梜读音为jiā,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也就是筷子的意思。当时的筷子功能比较局限,只能用来夹羹汤里的菜,吃饭则应当用“匕”,也就是勺子来完成,如《礼记正义》中有“饭黍无用箸,当用匕。”足见古代中国用餐礼节之严格。

  在古代中国人的餐桌上,筷子和勺子曾长期并用,合称为“匕箸”或“匙箸”。筷子和勺子的分工明确,筷子用来夹羹汤里的菜,勺子用来吃饭。《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曹操和刘备一起吃饭谈论,曹操说了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失匕箸”,也就是手里的勺子筷子一起掉到了地上。

  到了唐宋时期,这种用法依然保留,唐代薛令之的《自悼诗》有“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的句子,即是明证。韩愈在《赠刘师服》诗中自嘲牙口不好,只得“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酉阳杂俎》中记载,唐玄宗曾赐给安禄山“金平脱犀头匙箸”。此外,在敦煌473窟的唐代壁画中,绘有9人围坐进食的场景,每人面前都整齐地摆放着勺和箸。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中记载宋高宗每次吃饭“必置匙箸两副,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可见宋高宗是用公筷夹菜,用勺子吃饭,非常讲究。元代以后,筷子逐渐取代勺子,正式成为吃饭用的工具,而勺子则专门用来舀羹汤。

  明代开始出现了“上方下圆”的筷子,也就是我们如今常用的筷子式样。清代的筷子制作工艺愈加精美,《红楼梦》中就有“乌木三镶银箸”和“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光绪时期《御膳房库存金银玉器皿册》记载了当时宫中所用的餐具, 其中筷子有:金两镶牙筷6双、金镶汉玉筷1双、紫檀金银商丝嵌玛瑙筷1双、紫檀金银商丝嵌象牙筷16双、包金两镶牙筷2双、铜镀金驼骨筷8双、银两镶牙筷大小35双、紫檀商丝嵌玉金筷1双、象牙筷10双、银三镶绿秋角筷10双等等。这些筷子用料珍贵、制作考究,不仅是实用的器具,也是高雅的艺术品。

1 2 3 共3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