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筷子-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藏品展示

中国人为什么选择了筷子

2018-11-30 10:56:19  来源:北京晚报

  “筷子”之名直到明代才出现

  与江南民俗忌讳有关 还曾引发“血案”

  如前所述,古人一直称呼筷子为“箸”,筷子这一名称直到明代才开始出现。从“箸”到“筷子”称呼的转变,与我国古代江南地区水乡的民俗讳语有关。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此皆俚俗可笑处,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称‘快儿’者。”江南吴中地区撑船的船夫认为“箸”和“住”同音,船停住了,自然也就没了生意,因此他们忌讳称“箸”,而改称为“快儿”,希望船能跑得快些。这种习俗逐渐流行开来后,“快儿”也就转变成了后来的“筷子”。明人李豫亨《推篷窹语》中也写道:“世有讳恶字而呼为美字,如立箸讳滞,呼为‘快子’,今因流传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间亦呼为筷子者,自其始也。”

  “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筷子不仅是简单的用餐工具,更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历史上有不少与筷子有关的传奇故事,如楚汉相争时,张良曾用刘邦吃饭的筷子为他筹划灭楚大计,留下了“借箸代筹”的传奇。《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则记载了汉景帝用筷子试探条侯周亚夫的故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zì,大块的肉),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上了一大块没切开的肉,又不提供筷子。周亚夫沉不住气,私自向管理宴席的人索要筷子,被汉景帝评价为“此不足君所乎”,并认定“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最终周亚夫被收入廷尉,绝食呕血而死,可以说是“一双筷子引发的血案”。

  此外,皇帝也曾将筷子作为奖赏赐给能臣志士,取其“刚正不阿”之意。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宋璟当宰相时,朝野上下都称赞他德高政廉。有一次,唐玄宗在御宴上,将手中的金箸赏赐给宋璟。这位宰相受宠若惊,不知所措。唐玄宗见状,说道:“所赐之物,非赐汝金。盖赐卿之箸,表卿之直也。”赐金箸是为了表彰宋璟具有像筷子一样正直的高尚品格,可见筷子作为古人常用的生活用品,也承载了文化意义。

  筷子是一种极为灵活的餐具,需要有一定的使用技巧。其实,古人们早就专门讨论过筷子的使用方法,如《相书》上说:“三指用著者自如,四指用著者贵,五指用著者大富贵也。”这虽然是迷信的说法,但也可以证明,古人早就发现使用筷子要靠手指的协作配合,方能运用自如。根据现代科学研究,使用筷子要牵动肩、胳膊、手腕、手指等部位30多个关节和50多条肌肉的运动,因此使用筷子吃饭还能起到锻炼手脑的作用,有益于身心健康。

1 2 3 共3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