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藏品故事

名画中的美人,未必都很“美”

2019-03-08 07:17:27  来源:解放日报

   以胖为美的唐朝贵妇

  画史中最早出现“仕女”一词,是从唐代开始的。朱景玄在《唐画断》中赞美周昉:“又工士女,为古今冠绝。”当时的仕女画不以平民百姓为描绘对象,而是指向上层妇女的闺阁生活。

  张萱和周昉是唐代仕女画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宣和画谱》称张萱“于贵公子与闺房之秀最工”,善于描绘曲眉丰颊、“朱晕耳根”的仕女形象。张萱的原作今已无存,史上留下两件重要的摹本,即传说是宋徽宗临摹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和《捣练图》卷。其中《捣练图》卷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表现的是贵族妇女捣练缝衣的工作场面,按劳动工序分成捣练、织线、熨烫三组。只见宫女们身着低领窄袖短襦,系高腰长裙并扎丝带,身披轻薄如纱的印绣纹样披帛,举止娴雅,意态从容。

  细看《捣练图》,“女主角”眉间的“花钿”十分显眼,花钿的材料一般为金箔、鱼鳞片、鱼鳃骨、云母片等,以鱼鳔胶等粘贴于面部,眉毛上方的纹样可能由鱼鳞点成,可见古人取用于天地万物的奇思。唐代女子们所用的唇脂已经近似于现在的口红了,有论寸的管状,也有盒装,或以丝绵、纸片、金箔剪成圆形或花瓣形,浸透胭脂汁,晒干以方便携带。

  周昉的名作《簪花仕女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画中体态丰腴的仕女是人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贵族女子形象。唐代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在关中一带,据《宣和画谱》记载:“关中妇女纤弱者少。”唐代又是一个与边疆少数民族交流频繁的朝代,当时的女性多受周边少数民族影响而热衷运动。由于水土滋养以及生活习惯等原因,唐代女子以丰肥为美。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用细劲有力、典雅含蓄的琴丝描和堂皇浓丽的色彩,体现出贵族仕女养尊处优、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日常生活情态,更将仕女日长慵困、凝神静思的神态烘托得恰到好处。

  唐代贵族女子化妆非常讲究,步骤包括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据说仅画眉毛这一项,就有几十种眉型之多。《簪花仕女图》中的蛾眉,又名“桂叶眉”,眉型阔短而粗,多将眉剃净后再描绘,眉头圆尖,眉腰粗浑上扬,眉梢尖椭,雍容之中亦显英气。仕女们头上所戴的首饰名为“金步摇”。这种步摇在唐代多以金玉制成鸟雀形,在鸟雀口中垂下珠串。除了走路时摇曳生姿,更在晃动太甚时提醒女子注意步态。

  明代高濂评点周昉的美人图:“美在意外,丰度隐然,含娇韵媚,姿态端庄。”所谓“神生状外,生具形中”,可见唐代仕女除了精致的妆容外,更以神采和气度取胜。

1 2 3 4 共4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