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才算存活-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内动态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

——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2018-01-15 08:31:36  来源:解放日报
  像吴玉英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正在跳出自己苦守多年的圈子。

  “手艺人跟生意人不一样”?

  “缂丝攒竹嵌玉石屏风是我复制完成的,所以才有机会站在殿里拍照。”王建江展示了好几张他在故宫寿康宫正殿与自己作品的合影,言语里满是自豪。

  2013年,故宫博物院第一次引入70多位社会人才修复文物,王建江作为缂丝世家的第六代传人,第一次被请进宫修文物。他觉得,能够参与修复,是对他们缂丝世家技艺的高度认可。

  由于缂丝必须纯手工完成,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好几月才能完成,更加精细的甚至需要几年。周期长,耗力多,工艺极其复杂,因此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这也意味着,缂丝面对的只能是小众市场。

  “我们手艺人,跟生意人不一样。”这是王建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么多年,除了外出修复文物、参展,只要在家,他就在缂丝机前。“我不知道该怎么出去吆喝,吃亏也就亏在这里。”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负责非遗研修项目的主管闵杰老师接触过不少非遗传承人,在她看来,不懂市场,是大多数非遗传承人的“通病”。

  在手工业逐渐式微的当下,传承人反复强调“我们跟他们不同”的背后,是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也是对市场接纳的无奈。

  吴玉英时常想起刚进成都蜀绣厂的日子。用她的话来说,上世纪80年代的蜀绣厂“还是很俏”。当时的导游和司机都愿意拉着外宾去蜀绣厂兜一圈。厂里接的大部分都是外销订单,效益好,很多人挤破头也想进厂学手艺。尤其在计件制改革后,吴玉英花了40天完成的《蜀宫乐伎图》收入一千多元。“那可是80年代啊!”吴玉英至今犹记当初的兴奋。

  而曾经作为御用织物、看起来“不接地气”的缂丝,也不是没有尝过市场带来的“甜头”。

  上世纪80年代,大量日本和服腰带的订单纷至沓来,诱人的利润使得苏州大批人纷纷涌入缂丝行业,“家里若是女儿在做,妈妈都来跟着学;妻子在做,丈夫也来搭把手”。在鼎盛期,缂丝腰带的年产量可达数万条以上。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供大于求、良莠不齐的窘境,行业迅速垮掉。王建江回忆:“当初很多腰带都亏本卖了,值三四千元的只卖一两千元,有些人的腰带现在还积压在手里。”

  作为从“黄金时代”走过来的人,王建江坦言确有落差,“看到大家都不做了,做出来的东西也难卖,也想过干脆放弃”。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