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才算存活-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业内动态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

——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2018-01-15 08:31:36  来源:解放日报

  走进生活,真正活下来

  “700多年前,黄道婆漂洋过海来到海南学习黎锦,而今晚我有幸与来自海南岛的黎族同学学习,仿佛已经穿越。”石璐微在她的朋友圈里写下这段话。

  这些天在上海大学上课时,石璐微抓紧一切课余时间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传承人交流。她正在思考,如何将不同民族的技艺结合,“比如腰织,对机器、空间没那么多限制”。

  “我现在脑海中初步构想的作品是挂帘。用植物染制成的土布呈现出层次不断的肌理效果,主色调是代表清冷的蓝色,中间可能会加上一些浓烈的暖色。”石璐微告诉记者,这是她对非遗传承人现状和心态的表达。

  她正尝试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挑战从未接触过的装置艺术和室内设计。

  当前,众多高校和非遗传承人在探索的也是跨界创新,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经过两年半的跨界创新实践,在上海大学孵化出的跨界创新代表性作品已逾百件,包括王建江与设计师合作完成的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来源的女鞋、手包、礼服。由于缂丝生产方式的特殊性,缂丝产品现今尚属小众。“过去缂丝产品都是拿来送礼收藏,普通人消费不起,自然不了解。”王建江在琢磨,如何让缂丝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跨界合作交流课程的间隙,传承人和设计师都围着董倩,听她介绍自己裙子上的黎锦图案。“黎族没有文字,这些图案就是我们的文化符号。通过这些纹样,能看出我们民族的生活日常。”

  虽是黎族人,董倩也是在几年前的黎族婚宴上,才第一次看到黎锦织成的传统民族服饰。“别的非遗传承人是在进行保护工作,我们是在抢救。”她如今成为老师,专职教授黎锦技艺。曾经认为她“闲得没事做”的朋友在出省上大学后,纷纷跑来问她:黎族的民族服装到底是怎么样的?想要一套属于自己的服装,要去哪里做?

  董倩认为,当人的眼界变得广阔,就会想回头找自己。

  她也在不断反思:我将这些传统手艺教给学生后,他们能够拿来做什么?

  “以前经常觉得特别迷茫。”现在她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黎锦本就源于生活,而经历文化断层后,跟生活失去联系,现在对它进行抢救性传承,也是在‘往回走’,就是让传统的技艺回归生活。”

  正如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章莉莉所言,“非遗传承,需要创新,需要走进生活”。在她看来,非遗传承前期可能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推广和引导,但若想一直保持活力,必须扎根于现代生活。非遗传承人需要做的,就是寻找现代生活需求和传统技艺的契合点。当非遗的美变成一种符合当代审美的新时尚,才能真正活下来。

  吴玉英说,如果将来有博物馆需要这些衣锦纹针法的绣片,她愿意全部捐赠,只为让更多人了解蜀绣的传统技艺。

  但她最想看到的,并不是绣片成为观众驻足欣赏的藏品,而是最大程度地出现在生活中,成为抬眼可见、伸手可及的日常。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