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书画

点评

文徵明后期作品的画风及其原因(组图)

2018-01-12 08:36:13  来源:中国网——艺术中国

  (二)元人笔墨与院体重色交融的青绿风格之变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文徵明八十一岁的高龄时,自题《万壑争流图》云:

  此余尝作《千岩竞秀图》,颇所思致,徐默川子慎得之,以佳纸求写《万壑争流图》为配。余性雅不喜作配画,然于默川不能终却,漫尔涂抹,所谓一解不能如一解也。

  “漫尔涂抹”体现出不为某些规矩法度所拘的表现形式。文徵明后期的青绿山水,有不少作品多作长披麻皴,用笔厚实、沉稳,又与吴镇笔法颇相接近。一方面,从工谨精细的笔致转趋粗放旷朗的笔调,与其说是一种从“精工谨致”向着“笔率、意率”回流的表现,不如说是其人生长期的修炼,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臻于化境的体现。另一方面,与其高龄而目力渐衰有一定的关系,文徵明在七十岁后多处书画题识中云“老眼眵昏”,兹列举数例以观:

  甲辰十月九日,与客象戏。戏毕,顾几间有素练,遂写此以赠。老眼眵昏,不能精工,观者弗哂。(《文徵仲山水小幅》)

  乙卯春二月望夜,灯下书。老眼昏眵,殊不能工,观者毋哂。(《明文待诏书琵琶行册》)

  余昨年为世程书《原道》,自念耄衰多病,不知明岁尚能小楷否?或笑八十老翁旦暮人在,何可岁年记耶?不意今复书此。然比来风湿交攻,臂指拘窘,不复向时便利矣。(《明文衡山楷书封建论小册》)

  由此来看,与前相比,由目力、精力所限,要再如中期般作精细的刻画确实有些为难。因此,文氏后期画风粗放与其中期的精工秀润确有很大的不同,但尽管如此,与沈周山水的率性相比,文徵明在位置经营、工致的笔墨、设色上明显更趋近于唐寅或仇英的职业画风,这与其不断融入院派谨严的造型风规和笔墨表现关系殊大。而因其晚年的率意作风,使其青绿山水的笔墨与设色呈现出畅快淋漓的节奏感。且文徵明在追摹院体风规的同时,又自觉地回到文人画笔墨的框架,融入了元人的披麻皴法,并参合吴镇的湿笔粗墨,致力于青绿山水实践的探索。

  《万壑争流图》是文徵明为徐封所藏己画《千岩竞秀》而作的配对画。此图承袭了王蒙的图式结构,与《千岩竞秀图》相类,两者也都同时呈现以内旋攀升动势为骨干的幽深效果,两个立轴因此在这个统一格调的主导之下,形成一对呼应而互补的组画。由山势或流泉的蜿蜒而构成内旋攀升动势是两图的共同点,而其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千岩竞秀图》是以“三远”中的高远使其山体向上攀升,而《万壑争流图》看似高远实则是通过平远的视觉模式,以重山叠泉的图式结构使其向着画幅的高处延伸,反而造成了一种更为幽深高远的视觉效果。其次,《千岩竞秀图》以浅绛的色调体现了元代王蒙式的静逸深秀的山水特点,而《万壑争流图》却是以青绿的形式,着重表现其“青山稠叠,溪流涓涓”之意来引发这一特点。从其敷色来看,前景中色墨交融而呈现喷薄而出的浑穆态势,比较合于其所谓“漫尔涂抹”的笔法。中远景的山石笔墨采用元人披麻皴法,虚实相间。全图较之后期的其他作品,设色依然显示清润雅丽的格调,构成其静逸的山体与刚硬的石块,而与流泉牵引的律动相结合,一静一动,一刚一柔,正是自然天道的和合。这种对自然之象的性灵物化,宗白华先生深刻地诠释道:“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德国艺术学者O.Fischer的批评),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表现这种微妙艺术的工具是那最抽象灵活的笔与墨。”文徵明的晚年,自早中期科举受挫所带来的纠葛心境得以逐渐消解,不管其作画的动机如何,至少在《万壑争流图》的笔墨语汇与色彩形式的建构中,其笔线的沉着,用色的空灵,都表明文徵明营构其青绿山水色墨淋漓的表征及其浑融谐和意境的良苦用心。

  《永锡难老图》笔墨宗法吴镇,与沈周的山水笔法亦极为接近,实从董、巨转化而来,笔触沉雄厚实,简洁而颇具骨力。此图结构工稳,左右两边一长一短斜坡以长披麻笔法,粗放畅快,虚实相生。后为横铺整个画面的平台,土坡、平台上绘古松、柏树、夹叶树等数种,笔力劲健,书写意味浓厚。数株树干冲出画外,或于画外伸入树干,突破了画幅的狭小空间。在松干垂落的古藤旁边,一高士端坐席上,应是所寿主人徐阶,左边桥上一童子正端茶点走来,平台树后一雄一雌两鹿相依顾盼,雄鹿口衔一紫色灵芝,似为庆寿之意。鹿在古代与“禄”相通,喻为“福运、福气”。此图设色古厚,重青绿色覆盖于笔线之上,石青、石绿、赭石相间交融,显其苍浑之致。整体气象以古雅而寓诸浑厚的雄强之势,体现出与早中期阶段被李开先讥为“能下不能大”的强烈反差。

  《葵阳图》也是为其友人而作的别号图,但与其中期所作数别号图风格差异甚大。其笔法、设色基本与《永锡难老图》相类,简而粗拙。文徵明后期亦有一些大幅佳构,总的来说,较之早中期阶段的用笔及用色,明显体现出“拙大、蓊郁”的色、墨气象变化。但相比于沈周的粗放廓落,仍然还是透出其审美趣味的典则特点。沈氏早期所谓“胸次”,在两人的不同性格里面,透出的气势与意韵仍然隐含在实质的笔墨表达之中。黄宾虹云:“文衡山山水画,近师沈石田,远宗赵松雪,吴门学者奉为圭臬。世论其所作,以工致胜。晚年略参梅道人法,笔墨淋漓,尤觉可喜。纯而后肆,虚中有实,实固不易,非偶然得之耳。”“笔墨淋漓”“纯而后肆”正体现了文徵明后期青绿山水笔墨形质的鲜明变化。尽管其平行展开的“作家”风规并未因此消减,但其对笔墨与设色方式的思考仍在不断地提升与变化。撇开其晚期颇受王蒙画风影响的“静逸深秀”之水墨或浅绛山水不论,文徵明后期青绿山水的用笔与设色呈现出粗放、率性、畅快淋漓之意蕴。

第1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共9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