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歌德与建筑艺术(组图)-中工书画-中工网

中工书画

艺术公开课

陈平:歌德与建筑艺术(组图)

2018-01-16 09:49:54  来源:中国网——艺术中国

  歌德将意大利视为一座大学校,他抱定这样的目标:“我要努力学习伟大的文物,在我年满四十岁之前,学习和发展自己”,“以便为祖国服务,指引和促进我们的事业”。 回到魏玛后,歌德成了一位古典主义者,他创办了《神殿柱廊》杂志,与魏玛的“艺术之友”一道编辑《艺术与古迹》杂志,宣传古典艺术理想,他还曾根据新古典主义的原则组织绘画竞赛,并请来了迈尔作为他艺术问题的顾问。迈尔为歌德撰写的拉奥孔、曼泰尼亚和莱奥纳尔多的文章提供了艺术史资料。

  回国以后,歌德不再停留在对艺术与建筑直观体验的层面上,而是更多地思考着与艺术史相关的理论和术语问题。他在18世纪最后一个十年内写的两篇建筑文章,与早年斯特拉斯堡的论文相比较,即反映了这一重要转变。一篇是1788年的“建筑” (Baukunst),表明了他对古希腊建筑的深刻把握,同时也对哥特式建筑的繁复装饰表现出某种厌倦。1795年的同名文章主要讨论了帕拉第奥的建筑,并对建筑史作了思考。在文中他根据建造目的,将建筑划分为三个层次:“当下的目的”、“较高的目的”和“最高的目的”。这三者既对应于三种建筑形态,又构成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序列,一种比一种更重要。他甚至自信地认为,这种分类“将成为整部建筑史的指南”!

  合于“当下目的”的建筑,指直接为满足眼前现实需要而建的建筑物,这种建筑只要利用各种材料和技术,满足实际需求即就可,它的设计以及评价,具有一般教养和常识的人即可胜任,因为这种建筑谈不上艺术。建筑要上升为一门艺术,即达到“较高的目的”,除了实用性以外,还必须“与感觉力相和谐”。在这里歌德并未停留在先前建筑理论关于比例的老生常谈,而是引入了一个新观点,即建筑艺术除了使人们获得视觉愉悦以外,还应该使人体产生愉快的运动感:

  作为美的艺术之一,建筑作品只服务于视觉,完全可以这么认为。不过它应该主要是为人体的运动感服务,人们几乎没有注意到这点。我们在跳舞时,根据某些规则来运动,会有一种愉悦感。如果我们引导一个被蒙上眼睛的人穿过一座造得很好的房子,我们应该能够在他心中唤起这同样的感觉。困难而复杂的比例原理,正是在这儿发挥着作用,它可使这建筑及其不同部分具有性格。

  歌德这一建筑观念对19世纪的建筑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或许来源于歌德在罗马对巴罗克建筑的重新认识。早在1772年的那篇浪漫檄文中,歌德曾批评圣彼得广场(图6)的回廊,说贝尔尼尼在教堂两侧建造了华而不实的、“通向这里、通向那里,实际上哪儿也不通的大理石通道”。歌德在罗马长时间逗留期间,曾无数次在壮丽的圣彼得广场上徘徊,他观察并领悟到了柱廊之美,体验到了柱廊的运动感,更了解到了其实际的宗教礼仪功能,他的想法完全改变了。(图7)  

图6 圣彼得大教堂和广场

图7 歌德,《罗马彼得大教堂》,1787年夏,13.8×22.7厘米,铅笔、羽毛笔、水彩画,魏玛古典文学基金会-歌德国立博物馆藏

1 2 3 4 5 6 共6页

编辑:张欢

职工艺术

衍生品

  • 衍生品

    用“一大”保温杯泡杯茶

  • 衍生品

    一个湘妹子的“桃花缘”

  • 衍生品

    当清新文艺遇见厚重历史(组图)

  • 衍生品

    让每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组图)

  • 衍生品

    非遗“出圈” 走进时尚(组图)

新闻日历

新闻日历

赏析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